新華社天津10月16日電題:扶搖直上!直博會見證中國直升機產業(yè)新圖景
新華社記者宋晨、梁姊
陣陣轟鳴聲中,各型直升機振翼起飛,扶搖直上云霄!
10月16日開幕的第七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,集中展示了我國各型直升機、無人機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領域的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成果。
多型直升機驚艷亮相。
“我在電視上看到過這型直升機!”直-8L運輸直升機模型前,觀眾們紛紛拍照留念。在紀念抗戰(zhàn)勝利80周年閱兵時懸掛著“正義必勝”“和平必勝”“人民必勝”的條幅飛過天安門廣場的,正是這型直升機。
據介紹,直-8L運輸直升機客貨艙空間較原直-8系列直升機增加40%,填補了國產直升機運輸全地形車輛裝備的空白。直-8系列機型與直-20J艦載突擊運輸直升機、直-18系列直升機組成規(guī)?;\輸陣列,具備全疆域機動投送與復雜環(huán)境任務執(zhí)行能力,可構建高效立體的物資投送與人員轉運體系,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堅實保障。

圖為AC系列民用直升機模型。新華社記者宋晨 攝
作為“空中救援利器”,AC系列民用直升機在經濟建設和應急救援等社會公共事務中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展臺上有多款模型:4噸級AC332民用直升機、7噸級AC352民用直升機,以及13噸級AC313A民用直升機。航空工業(yè)集團裝備體系部副部長趙雷表示,我國在研的大型重載運輸直升機,因為運載能力大,且有更快的響應速度,在重大災害應對中可發(fā)揮重要作用。
《民用直升機中國市場預測年報(2025-2034)》預計,到2029年,中國民用直升機機隊規(guī)模將突破1700架,飛行量將超過30萬小時,未來10年中國民用直升機飛行時間將總體呈增長趨勢。
航空之“心”動力澎湃。
作為飛機的“心臟”,航空發(fā)動機被譽為現(xiàn)代工業(yè)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是國家科技實力和創(chuàng)新能力的重要體現(xiàn)。
1100千瓦級渦軸發(fā)動機是中國航空發(fā)動機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先進渦軸發(fā)動機,采用組合壓氣機、回流燃燒室、附件傳動單元體等設計,結構緊湊輕巧、性能優(yōu)越,可實現(xiàn)振動監(jiān)測、壽命管理,適用于最新一代6噸級的直升機。

圖為本屆直博會展出的航空發(fā)動機模型。新華社記者宋晨 攝
中國科學家錨定綠色低碳方向不斷發(fā)力。
中國航發(fā)專家李韜介紹,本次展出的兆瓦級航空混合動力系統(tǒng)輸出能量形式為電能,可用于3至8噸級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(eVTOL)和10至20噸分布式電推進通航飛機,具有功率密度高、安全性高、低排放等特點,在低空經濟和通航市場有廣泛應用前景。
此外,兆瓦級氫燃料渦軸發(fā)動機是實現(xiàn)航空“零碳”飛行的探索,通過系列化發(fā)展,未來可衍生兆瓦級氫渦槳、氫渦扇、氫渦輪混動系統(tǒng)、氫渦輪發(fā)電機組等氫能動力系統(tǒng)。
新型航空器面向未來。
本屆直博會還增設了5000平方米的低空經濟館,一批設計感、科技感、未來感兼具的新型航空器,展現(xiàn)出低空經濟的無限可能。
展廳里一架外形酷似虎鯨的eVTOL格外吸睛。該機以純電為動力,最大起飛重量達3180千克,最大航程可達300千米。產品為醫(yī)療救援市場需求設計,還可同步實現(xiàn)城市空中交通、貨物運輸?shù)葢谩?/p>

圖為本屆直博會展出的一款eVTOL。新華社記者梁姊 攝
既能“造出來”,又能“用起來”。垂起固定翼無人值守系統(tǒng),讓無人機真正實現(xiàn)“無人化”;方舟系列物流無人機產品,已在全國多個城市有上百萬架次的應用……
專家表示,低空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(yè)變革的重要賽道,也是培育發(fā)展新動能,獲取未來競爭新優(yōu)勢的關鍵領域。近年來,我國加大新型航空器研發(fā)力度,積極推動無人機和eVTOL技術研究。
AR-E800是航空工業(yè)集團在eVTOL領域的“明星產品”。航空工業(yè)昌飛副總工程師苗德建介紹,AR-E800在關鍵技術領域突破了多旋翼重構控制、航空動力電池抗墜防護等多項核心技術,即使在單旋翼失效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穩(wěn)定飛行。
攻堅克難,振翅高飛,中國直升機產業(yè)正向世界一流目標邁出堅定步伐!
策劃:陳芳
記者:宋晨、梁姊
統(tǒng)籌:楊麗萍、毛振華、聶焱
新華社國內部出品
編輯: 陳戍
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網只是轉載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、稿酬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。電話:029-63903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