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界新聞網訊(實習記者 龐浩楠 記者 唐冰)9月29日,記者從安康市新聞發(fā)布會上獲悉,《安康市紅色文化遺存保護利用條例》(以下簡稱《條例》)將于2025年9月30日起正式施行。
安康是鄂豫陜革命根據地和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,紅色文化底蘊深厚。近年來,當地通過普查登記、修復、修繕等舉措,在紅色文化遺存保護利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果,但仍面臨保護協調機制不完善、內涵挖掘不深入、展示利用方式單一等問題。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安康市開展立法工作,經多輪審議修改,該《條例》獲陜西省人大常委會批準。
《條例》共六章三十七條,內容全面且具針對性。在調查認定上,專設一章構建全鏈條機制,通過普查、排查、專項調查結合,定期評估遺存狀況,建立動態(tài)保護名錄,確保“應保盡保”。保護管理方面,確立“原址保護”“原處陳設”原則,嚴格規(guī)范修繕程序,對不可移動和可移動遺存分別明確保護要求,構建全方位保護屏障。在傳承利用上,鼓勵多種形式活化紅色資源,規(guī)定主題創(chuàng)作要防止過度商業(yè)化等,支持紅色旅游與多產業(yè)融合,打造特色品牌。同時,健全責任體系,明確政府主體責任與部門職責,鼓勵社會力量參與,形成齊抓共管格局。
《條例》的施行,為安康紅色文化遺存保護利用提供了堅實的制度支撐,標志著當地紅色文化保護工作進入規(guī)范化、法治化新階段。下一步,安康市將持續(xù)關注《條例》實施情況,強化監(jiān)督,推動各項制度落地見效,讓紅色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,激勵后人傳承紅色基因、賡續(xù)紅色血脈。
編輯: 孫璐瑩
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本網只是轉載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、稿酬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們。電話:029-63903870